陕西:党员冲在前构筑防“疫”线 群众凡人善举动心弦

党员冲在前 构筑严密防“疫”线

——陕西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129日晚,铜川市王益区桃园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碰头会”刚开始没多久,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新的任务再次到来:对该街道新川社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密切接触者付某进行定点隔离。

放下电话,桃园街道党委副书记周艳带领其他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到付某所在小区,与正在监控的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会合,经过具体研判、上门劝说,及时把密切接触者送到指定隔离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构筑起疫情联防联控严密防线。

建立联动机制 织密防控网络

“您好,您是本小区的吗?”

“进门请先测体温!”

春节期间,西安市未央区徐家湾街道各村、社区、居民小区大门外、楼道外,一个个佩戴着党徽、身着蓝马甲的“小蜜蜂”,正向过往群众致以上述“特殊的问候”。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徐家湾街道坚持党员示范,居民代表、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共同行动,4天内迅速召集了一支由200余人组成的“小蜜蜂”党员巾帼志愿队,分散到各村(社区)进出口、各居民小区大门处严防死守,测温、登记、建档、随访,每个步骤严格操作,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车”。

疫情发生以来,西安市迅速建立四级组织联动机制,在防控一线成立临时党委、临时党支部,全市组建2000余个党员协查小分队,深入村(社区)逐户逐人进行排查。组建700余个党员服务小分队,细致做好留观人员服务保障。组建500余个党员宣传小分队,深入宣讲疫情防控政策和防疫知识。

在铜川,当地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明确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五个一”(一名网格员、一名机关干部、一名社区或村干部、一名包抓领导、一名主要领导)和“双碰头”(每天上午社区村上碰头、下午乡镇街道碰头)机制,网格内实行党员定岗、定责,规范值班值守和信息上报,常态化开展巡查检查。

商洛市商州区迅速进入战时防控状态,推行“堡垒作用在一线发挥、先锋作用在一线彰显、防控措施在一线落实、工作合力在一线体现”的“四个一线”工作法,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村民小组四级防护网格,3000余名党员、6000多名干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微信联系等方式,开展地毯式排查、网格化管控,切实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

关键时刻 党员挺身而出

“我郑重向医院申请,自愿加入医院抗击疫情的志愿队伍当中,随时听从组织安排和调遣。”129日,一封封按下多名医护人员手印的各科室请战书传至汉中市人民医院党委,连日来,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共同心声和使命:“我是党员,我先上!”

疫情发生后,西乡县及时抽调党员干部向县域内隐患较多、疫情较重的镇(街道)、村(社区)集结,组织发动144个县直部门单位、127 支驻村工作队到包联村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在疫情监测、医疗救助、交通管制等防控一线,设置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200余个,全面实行应急备勤、全天候值守等制度,有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平利县与湖北接壤,针对县情实际,该县整合党员干部力量,组建10支“党员突击队”,在陕鄂交界处、高速出入口、汽车站等观测站点开展排查、监测、宣传等工作,同时对与湖北接壤的国道、村道、小路全部实行管制,第一时间把住疫情输入关口、管住疫情传播源头。

华阴市按照村民小组(社区网格或居民小区)划分网格区域,由1名村(社区)干部或驻(包)村干部、1名小组长(网格员)、35名党员组成党员先锋队,包组联户积极开展摸排、宣传、隔离、检测、消毒等工作,坚持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

联防联控 有力有序筑牢防线

“竹叶村与湖北一山之隔,许多群众亲戚都住在湖北,正逢春节,走亲访友不可避免,疫情防控任务非常艰巨。”大年三十当天,镇坪县的驻村第一书记武勇连忙赶回村上,成立5个责任小组,迅速开展摸排,对117名返乡人员逐人了解情况,对43名来自湖北的人员每天打电话询问情况、定时测体温。

麟游县以“单位联点、党员领岗”为抓手,积极动员全县71家驻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150名在职党员干部主动与社区党员干部、社区网格员、居民志愿者等组成联合排查组,开展逐户逐人排查、宣传。

城固县沙河营镇党委在编制疫情防控《工作标准10条》基础上,第一时间组织镇村干部开展防疫处置及防护知识培训,推行“日清日结”工作制度,严格落实镇、村、党员干部“三包一”包抓责任制,设立监测点43个,建立了以1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为骨干的联防联控网络。

在宜川县,该县将辖区内所有楼宇、小区进行“网格化”划分,并在网格上建立34个临时党支部,根据每名党员特长优势,具体细化防控职责分工,有效实现网格内动态化管理和监测。

三原县积极组建320个党员巡逻队、165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采取入户讲起来、喇叭响起来、公告贴起来、微信转起来等举措,组织动员群众全方位搞好疫情防控,群策群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凡人善举 被疫情拨动的心弦

微光集大爱 温情暖“寒冬”

从这个春节开始,因为疫情,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前方,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挽救生命;后方,广大群众心手相牵,共克时艰。

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无论来自何方、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你捐钱、我捐物、他出力,尽管每个个体微不足道,但,温暖和感动却时时拨动人们的心弦。

也许我,是一道微光,却想要给你灿烂的光芒。

山路崎岖,51岁的贫困群众周国友步行10多公里,将带着体温的600元钱捐给国家;

寒风瑟瑟,穆军峰夫妇每天坚守十几个小时出摊,保障小区居民买上平价菜;

饭香四溢,拉面馆老板马索么乃天天跑到高速路口,给工作人员送去份份热乎饭;

辗转四国,爱心人士高向东与时间赛跑,筹措了价值50万元的急需物资;

研发不停,创新企业博睿康宁员工加紧试剂优化生产,从除夕就展开了援助。

……

一个个身影,如一道道微光,汇聚起了我们国家在疫情面前的磅礴力量。

凡人善举不平凡,点滴感动在身边。这个特殊的“寒冬”,你照亮了我,我温暖了你。

正如空军军医大学援鄂医疗队一位护士在信中写的,“我们不怕!为什么?因为,我们与整个中华民族同在。”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

防控一线,我们并肩作战。

抗疫路上,我们携手前行!

山路弯弯情意长

128日,正值大年初四,镇巴县泾洋街道办李家坪村的周国友早早起床,割了点猪草,砍了点柴火,急急忙忙地做了顿早饭,安顿好老父亲后就出门了。他要到镇巴县城去,做一件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周国友今年51岁,他家是贫困户,家中3口人,他和弟弟以及82岁年迈体弱的老父亲住在一起,生活来源为务农和养殖土鸡。

崎岖的山道上,既冷清又寂寥,周国友按着自己衣服内侧胸口上的口袋,低头走着。走到了村口,周国友左等右等,却迟迟没有等来早该到站的公交车“城村通”。他心里想着:也许是过年,都放假了。于是,他徒步启程,缓缓向县城走去。从周国友家到镇巴县城要走10多公里山路。直到当天下午,行至县城城郊的周国友已精疲力竭,只好拨打报警电话。

等民警赶到,周国友在冬日暖阳下仍瑟瑟发抖。他身着一件红色薄外套,小手臂处戴着一对黑色袖套,脚上穿着一双单层的解放鞋,内里的毛衣和黑色的裤脚都因长年反复磨洗而微微泛白,有的地方甚至还被磨破有了小洞。

坐在警车上,周国友紧握双手,局促地说:“不好意思啊,给你们添麻烦了,我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武汉有疫情,严重得很,想今天去红十字会捐款,结果公交车停运了,走到县城都下午了,怕来不及捐款,所以才报警,没耽误你们工作吧?”

听到这话,车厢内的民警们被感动了。一位民警说:“没关系,我们开车几分钟就到了,不会影响工作,为民解困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到达镇巴县红十字会后,周国友从胸口掏出一个蓝色塑料袋,一层一层地缓缓打开,最终从一个暗红色的旧手帕中拿出了6张崭新的100元钱,仔细清点了两次,才将现金交到镇巴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中。

“这些年,国家没少帮扶我们。现在家里产业有保障,老人看病有着落,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想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做些什么来回报社会。请帮我把这600元钱交给武汉,我们一起抗击疫情。”周国友说。

“这笔钱是我们镇巴县红十字会在疫情发生以来接到的第一笔捐款。”镇巴县红十字会负责人张洁告诉记者,“周国友的事迹让我们感动。在国家遇到困难时,他挺身而出,给大家做出了榜样!”

据悉,在周国友的带动下,目前,镇巴县有很多人陆续加入了捐款的行列。

热饭里“飘”出民族情

158103896619999640.png 

马索么乃(左一)正在给检测站送餐。

“哥,今天有几个人吃饭?报个数。”

“哥,今天吃啥,提前跟我说。”

“我们家还有孜然夹馍,想吃就说。”

……

129日起,一到饭点,马索么乃就打开微信,准时给渭南西高速路入口联防联控检测站的孟大明发条信息,只为问一句“今天想吃啥?”

其实,他和孟大明也不熟,因为他俩也是128日才认识。

马索么乃是青海人,3年前来到渭南,和妻子、儿子在渭南高新区经营着一家兰州拉面馆。今年春节,因为疫情他们没能返乡,女儿特地从青海赶过来看望他们。

128日晚,马索么乃驾车从西安接女儿回渭南,出渭南西高速路口时看见夜色中忙碌的联防联控检测站工作人员,不禁一阵鼻酸。“那么冷的天,他们又是登记车牌、身份证号,又是给车消毒、给人测体温。我感觉他们很辛苦,就想着能不能做点什么。”

回到家后,马索么乃与家人商量,一致决定为工作人员做点热菜、热饭送过去。不一会儿,他就又回到了渭南西高速路口,把热乎乎的10份饭菜送到了检测站。可没想到,工作人员直接拒绝了他。眼看着热乎乎的饭菜就要变凉,马索么乃只能托人找到检测站的负责人孟大明。

“你们不吃,我就不走了!”马索么乃的汉语说得不流利,只能一次次把饭递到孟大明眼前。

成功“逼”得工作人员吃了饭,马索么乃接着试探:“大过年的,你们不容易,起码要先吃饱。我也没其他的能力,只会做饭,能不能让我每天给你们送饭呀?”

经过将近20分钟的“较量”,孟大明“败下阵来”。马索么乃掏出手机,现场添加了孟大明的微信:“咱俩以后就微信联系,大家想吃啥提前说,啥时候要,我啥时候送过来!”

直到第二天送饭回到家,马索么乃才想起还不知道孟大明姓名,干脆就称其为“哥”。往后每天送饭前,他都会问“哥今天吃啥”,然后才做饭。马索么乃特意向记者说明,因为疫情紧张,他没有从外面找厨师,都是和家人在家里做,亲自开车送,绝对干净卫生。

“防控一线那么辛苦、那么危险,我就想给大家把饭做好。”马索么乃说。

24日,按照汉族过年的习惯,马索么乃一家还专门为检测站的工作人员包了一顿饺子。“看他们吃得那么香,我真高兴。只要他们需要,我就会一直送到战‘疫’胜利的那一天。” 马索么乃说。

支援,从除夕开始

 158103898349827535.jpg

博睿康宁的技术人员正在对检测试剂进行优化。

“我们这里需要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支援,请问能否捐赠?”

“没问题,原材料一到,我们就加班加点生产。”

129日,接到来自湖北的捐赠需求,西安博睿康宁生物医学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睿康宁)的管理者代表张超第一时间组织采购原材料,争取让检测试剂尽快服务防疫一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早在这场战役刚刚打响时,112日,看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序列公布,博睿康宁的科研团队敏锐意识到,对这种新的病毒,要尽快研制出检测试剂。

博睿康宁是一家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的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尽管成立不到2年,但他们拥有标准化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第三方临检实验室资质,更拥有一批相关专业领域的优秀技术人才。

“有科研能力,有生产能力,这个时候还等什么呢!”112日当天,博睿康宁的研发团队连夜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的研发。

115日,研发团队基于公布的病毒基因组序列,研发出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我们使用人工构建的模拟病毒样本,并依托公司自主构建的病原微生物标本库资源,对试剂盒进行了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等各项指标的确认。”博睿康宁相关技术负责人说。

经过反复测试确认,此试剂盒检测限达到10 copies,与其病原微生物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能有效地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

疫情紧急!从124日除夕开始,博睿康宁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陆续被运往贵州、江西的部分疾控部门、医院,服务疫情一线。

也就是在除夕这天,一封动员信发到了每个博睿康宁员工的手机上:“作为一个已经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的企业,虽然我们是这个行业的新人,但我们一样肩负着社会责任,关心疫情贡献力量,这是每个博睿人应该做的。”

从那天起,博睿康宁工作人员全体取消休假,加班优化和生产检测试剂盒。在博睿康宁的带动下,上下游的供应商、印刷企业也行动起来,为该公司送来部分免费的试剂原材料和包装盒子。

“目前,我们正在组织原材料,加快生产1000人份检测试剂和1万人份的提取试剂,捐赠给防疫前线。”张超说。

辗转四国寻口罩

158103900314592902.png 

一月三十一日,延安爱心人士高向东(右)向延安红十字会捐赠五十万元物资。

131日上午,爱心人士高向东向延安市红十字会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这批防疫物资是高向东通过朋友从印度、英国、日本、瑞士4个国家购买来的防疫物资,目前这批物资正在陆续发放到一线医务人员手中。

“我在延安。延安急需2000套防护服和大量口罩,哪位朋友有采购渠道,请第一时间留言或和我联系。万分感谢!”高向东是延安东昊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5+1青年创业基金”创始人。疫情发生后,他一直和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保持密切联系。127日,得知医院急需防护服和口罩,但是目前市场上物资紧缺,他便通过朋友圈发出求购信息。

疫情发生以后,高向东一直在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采购物资。“信息发出后,就有不少在海外的同学、朋友和我联系。我便拜托他们帮我采购,我来出资。当时海外的物资也不充足。”高向东告诉记者,“国外购买的物资,型号、标准需要我随时跟医院沟通。因为有时差,和国外沟通只能在晚上进行。次日一大早,我再赶紧和医院对接。买到物资以后,从国外运到延安,还需要与海关、物流协调,确保物资能够运到延安。所以从大年初三到现在,我每天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很少。”

在高向东的全力协调下,130日一大早,第一批从印度运回的1000个口罩已经到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当天下午就被送到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手中。

131日晚,延安下起了大雪,得知从瑞士运回的3000个口罩、1500套医用防护服和200套普通防护服到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后,高向东连夜冒雪前去接货。21日凌晨,这批从遥远的欧洲运来的物资就被送到医院。

“能在这么短时间内争取先买回一些物资,解燃眉之急,我心里还是很高兴的。”高向东说。

延安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宋双印告诉记者,高向东从国外采购回当前最紧缺、最需要的防疫物资,令人非常感动,也带动不少延安创业青年和普通群众献爱心。截至24日,延安市红十字会共收到捐赠的物款219.28万元。

寒风中的坚守

158103903341304532.jpg

在平价菜销售点忙碌的穆军峰夫妇。

25日凌晨,初春的寒风冻得人瑟瑟发抖,由于实行严格的疫情防控举措,杨凌的大街小巷此时更是冷清无人。然而,负责杨凌温馨小区平价菜供应点的穆军峰夫妇,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在漆黑的天色中,穆军峰带着妻子徐展眉,顶着寒风驾驶机动三轮车,早早就赶到杨凌示范区蔬菜粮油定点投放市场,前后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才将当天小区群众需要的粮、油和30余种蔬菜采购齐备,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小区支起摊位,开始向居民供应刚刚采购的平价蔬菜。

“穆叔,大葱多钱一斤?”“两块五一斤”“军峰,白菜咋卖呢?”“两块一斤”……上午7时左右,小区平价菜供应点前就开始排起了长队,在这个因为防控疫情临时设立的小区平价菜供应点上,穆军峰和妻子不停地在一堆堆蔬菜间穿梭忙碌,熟练地接待每一位顾客。临近中午,看着来买菜的居民渐渐少了,穆军峰才招呼徐展眉坐下来歇口气。

说到穆军峰夫妇,小区居民们并不感到陌生。原来,他们两口子也是杨凌温馨小区的住户,平时就在小区门外经营着一家蔬菜店。近日,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杨凌有关部门为了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对区内所有的居民小区和村庄实行封闭式管理。虽然此举提高了疫情防控能力,可是群众日常生活咋办呢?面对这种情况,穆军峰主动响应有关部门的号召,正月初八就关掉自己的店面,在小区里办起了这个面向居民的平价菜供应点。

“我们的蔬菜,比外面超市卖得还便宜,非常时期,也算我们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吧!”攀谈中,穆军峰告诉记者,自从在社区里开办平价菜供应点之后,他和妻子忙得像不停转的陀螺,几乎一刻都不得闲。这些天,由于要面对整个小区的所有住户,蔬菜和其他日用品需求量很大,他们俩每天都要跑前跑后十几个小时,为了照顾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住户,两口子还要充当“快递小哥”送货上门。因此,早出晚归成了家常便饭,他们连孩子都顾不上管。

说话间,穆军峰接了一个电话,随后,他转身扛起一袋面粉装在三轮车上,给记者匆匆打了个招呼后,又驾车向小区里驶去……    (陕西日报记者 李艳  陆晟   武丹  王睿  王婕妤  程刚  通讯员 黄娟  孙建恒

 

 

 

 

据《陕西日报》


转载请注明: 陕西省总工会 » 陕西:党员冲在前构筑防“疫”线 群众凡人善举动心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