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产业特色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纪实

大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铺就“星光大道”;整合优势资源打造职工创新高地,一个个创新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选树先进典型、提高地位待遇,让技能人才有“面子”有“里子”……

近年来,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在省总工会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大力推进职工创新工作室、工匠学院等平台建设,广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为加强产业技能人才培养赋能工会力量。

聚资源,促进职工技能提升

为提高竞赛覆盖面和影响力,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争取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卫健委、省体育局等行政部门支持,加强与省医学会、省护理学会、省数学会等行业协会协作,先后组织开展全省高校(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省医护综合技能竞赛、“稀有金属杯”职业技能大赛等50余项。

“竞赛涵盖全系统教科文卫体五大行业,其中省级二类竞赛32项,产生陕西省技术能手138人,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5人。”省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徐富权说。

同时,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在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科技控股集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和院校开展名师带徒活动,遴选叱培洲、刘向宏、赵丽娜等技能水平高超的职工当师傅,与年轻职工结对子,培育了一大批技术技能业务骨干。

在劳模工匠学院建设上,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陕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匠学院,为服务国家战略、发挥职业院校智力资源优势起到了推动作用。

搭平台,推动职工技术创新

西北工业大学都琳数学教育与交叉科学创新工作室,近三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90余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17项;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周信安智能制造创新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培养高技能人才4000余人……

创新工作室,是职工集智创新、协同攻关的重要平台。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出台工作办法和实施意见,对命名的每家创新工作室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最高5万元资金补助,形成了校(院)级、产业级和省级多层次全覆盖的工作体系。目前,全系统共命名职工创新工作室108个。

在加强跨专业跨行业融合发展上,针对卫生系统职工“五小”发明专利无法落地、不能转化的问题,组织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开展“医工结合”项目,以科技服务的形式、申报横向课题的方式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了不同界别、不同领域互相支撑的新生态。

此外,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充分发挥系统教育、科技资源优势,组织系统110余家企业、高校、医院工会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促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交流合作,形成资源互补的良好局面。

强保障,提高职工地位待遇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连续三年在系统中开展产业工匠人才选树活动,从一线职工中选拔出具有工艺专长、高超技能的优秀职工,给予每人3万元资金补助用于开展创新工作室建设和技术攻关等,近三年共选树产业工匠人才50人。

在产业职工健康服务方面,省教科文卫体工会联合省教育厅开展全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师暑期学术休假活动,先后赴北戴河、青海贵德等地进行疗休养。同时,在全系统大力开展“4+X”职工健康志愿服务活动,赴企业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服务和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100余场次,服务职工2万余人次。

为提高技术工人的政治待遇,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在工会委员构成中不断提高一线技术工人比例,聘请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电视台都市生活中心主编侯璟担任兼职副主席。同时,近三年累计投入450余万元用于推动非在编职工入会和服务保障工作。为鼓励技术工人加强技能创新,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对在工作中提高个人技术技能等级、取得发明专利、技能大赛获奖等职工,给予1000元至10000元的物质奖励,切实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徐富权表示,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将继续发挥产业特色,不断夯实创新工作室和技能竞赛平台建设,推动产改工作走深走实,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产业工人队伍。



据《陕西工人报》

转载请注明: 陕西省总工会 » 发挥产业特色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 ——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纪实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