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持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服务保障水平,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打造便捷、温暖的工作环境。通过“骑手友好街区”建设、“红色驿站”完善、社区助餐点设立等措施,全省配送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配送“捷径” 助力骑手高效送达
2月6日11时30分,外卖骑手张奇骑着电动车进入西安市莲湖区青门小区西区,运用“骑手便民地图”迅速精准定位到配送楼栋,前后不超过1分钟。“骑手便民地图”是该社区在原民情地图基础上精心绘制的。地图中清楚标注了辖区的道路布局、医院、餐饮店、超市、药店、小区等信息,着实方便了外卖骑手快速找寻配送点定位,解决末端配送认路难问题。
为解决配送员“找楼难”问题,西安多个区县优化配送环境。西安市莲湖区青门社区绘制“骑手便民地图”,详细标注小区道路、楼栋信息,让骑手能够快速精准定位,提高配送效率。通过这种方式,骑手送单时间大幅缩短,配送效率提升近三分之一。
此外,我省多个城市结合自身情况,推动智能导航优化、小区门牌完善、取餐专区设置等措施,为骑手提供更多便利。西安市碑林区创建“骑手友好街区”,全区80%的小区对骑手畅通无阻,极大地提升了配送效率和体验。为了进一步提升骑手的工作效率,陕西还加强了与平台公司和物业的合作,推动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配送环节的流畅性和便捷性。同时,政府通过不断优化交通流线、减少交通堵塞、提升道路状况,为配送员创造更加畅通的工作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暖心助餐 服务骑手安心工作
“每天早上社区给我们提供爱心早餐,中午吃饭也有折扣,比较便宜,社区也在生活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美团骑手张伟说。
去年以来,西安市针对配送员“吃饭难、休息难”的问题,探索建立助餐点和友好商户体系。西安市莲湖区红辉社区联合辖区商户设立“‘辉’小哥幸福‘食’光”助餐点,为外卖骑手提供打折餐、免费饮品等服务,满足错峰、实惠用餐需求。
2024年,西安市碑林区携手美团外卖平台,共同推动西北首个“骑手友好街区”项目落地。通过创建“红色驿站”、提供错峰用餐等服务,碑林区进一步丰富新就业群体关爱项目。目前,西安已建设1100余个红色驿站,为6万余名外卖骑手提供饮水、休息、手机充电等服务。
这些措施不仅解决了骑手的饮食难题,还为他们提供了适合休息的场所。为提升骑手的就餐体验,部分地区还引入了新的餐饮商家,提供更健康、丰富的餐饮选择,确保骑手在工作间隙能够获得充足的能量支持。
“红色驿站” 解决骑手实际困难
“红色驿站”已成为陕西省户外劳动者的重要服务载体。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5070个“红色驿站”,覆盖城市重点区域,基本实现“15分钟服务圈”。各站点配备休息座椅、充电设备、微波炉、应急药箱等设施,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短暂休息、饮水、用餐加热等暖心服务。
安康市已建成158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并配备空调、饮水机、微波炉、修理工具等设施,让户外劳动者在奔波间隙也能享受到温暖与便利。此外,“红色驿站”还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和法律咨询服务,帮助户外劳动者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增强他们的职业信心。
融入社区 鼓励骑手共建美好
陕西各地还鼓励骑手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送单过程中成为“流动网格员”。在莲湖区,快递员和骑手主动报告路面塌陷、食品安全、占道经营等问题,助力社区治理。在桃园一坊社区,顺丰快递员结合派送工作开展防火用电、垃圾分类、禁毒反诈等宣传,增强居民安全意识。
此外,青年路街道联合美团外卖成立“邻里小哥”志愿服务队,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提供代购药品、送货上门等服务。目前,全省已有400余名新就业群体人员成为“城市社区观察员”,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这些志愿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也增强了骑手与社区的情感连接,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怀。
陕西正在系统推进新就业群体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提高社会融入度。碑林区已建成131个“碑邻驿”红色驿站,雁塔区依托网约车司机服务中心,组建“雁南滴哥”志愿服务队,吸纳千余名网约车司机参与基层治理。
未来,陕西将持续优化配送环境,深化户外劳动者关爱举措,推动更多“友好骑行区”“暖心服务圈”建设,为新就业群体创造更加便捷、温暖的工作环境,让每一位新就业群体成员都能在奔跑中感受到温暖与归属。
据《陕西工人报》
转载请注明: 陕西省总工会 » 陕西多地推进“骑手友好街区”建设,建成5070个“红色驿站”—— “小驿站”实现“大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