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古城西安春意盎然,渭水南岸,西安净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再生水厂内,现代化水处理设施与绿意葱茏的生态景观相映成趣。
当日下午,来自全省各行业的劳模工匠代表齐聚于此,参加陕西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及联盟经验交流活动。
从精密零件到汩汩清流,从油田深处到制造前沿,有众多创新“大咖”参加的经验交流,让清流在阳光下折射出创新之光。
14时,会议室内,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杨峰创新工作室率先登台。“我们用双手‘智’造出掌控液体火箭发动机金牌动力的开关,打开了中国航天问鼎太空之门,更是将中外300余颗卫星送入太空……”杨峰的介绍激起阵阵掌声。
随后,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刘成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登台:“我们已成长为涵盖采油、集输、修井等多领域的创新工作室,拥有17项国家专利和36项落地成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创新行列。”
来自西安市装备制造工作室联盟牵头的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李浩儒创新工作室、陕煤集团韩城矿业象山矿井金江创新工作室、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陈光涛创新工作室等创新故事次第绽放。
全国重点支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董宏涛在点评时感慨:“从精密制造到生态环保,每个创新突破都凝结着产业工人的智慧结晶!”
活动特邀党的二十大代表、大国工匠、全国劳模,潍柴控股集团王树军,分享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从技术突破、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制造业的“逆袭故事”。
“此次活动邀请到山东籍大国工匠分享经验,是我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及联盟跨区域学习的有益尝试。”省总工会党组成员、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樊树森表示,陕西工会将提质增效打造创新工作室“升级版”,破解“不能建”“不会建”“建不好”等难题,努力构建创新工作室“良好生态”。
经验交流结束,劳模工匠代表移步实地探访污水处理车间、蔡虎林劳模创新工作室,大家纷纷表示:“今天既看到了标杆的高度,更找到了追赶的路径。”
春日午后,创新共鸣。第四再生水厂波光粼粼,恰如这场思想碰撞激起的创新“涟漪”,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荡漾开去。
据《陕西工人报》